海城鎮
(1)在廣東省海豐縣中部。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155平方千米。人口12.7萬。鎮人民政府駐海城,人口11.3萬。東晉置海豐縣始為縣治。以海豐縣城得名。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縣署於此,十七年(1384年)立千戶所。1922年冬,並溪西、東田、溪望三鎮合稱海城鎮至今。地處海陸豐臺地平原區。主產稻、甘薯,並產花生、大豆、黃麻、紅麻、甘蔗等。有紡織、印刷、塑膠、衛生香、毛織等廠。324國道與河尾公路在此交會。古蹟有方飯亭等。紀念地有紅宮、紅場舊址等。為彭湃故里。(2)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中部、南華山北麓。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134平方千米。人口3.3萬。鎮人民政府駐海城,人口1.6萬。以海原縣城得名“海城”。元置海喇都堡,明為海喇都營。清為海城縣治所。1912年置復興鎮,後廢。1949年為城關區,1958年設城關公社,1985年改置海城鎮。產小麥、黍、豆類等。有農機修造、塑膠、皮毛加工、毛紡、糧油加工等廠。為縣境灘羊(二毛)裘皮、髮菜、蕨菜集散地。中靜公路縱貫。有海靖、海同、海李等公路交會。古蹟有宋天都寨、明海喇都古城址。
海城鎮字典分解
海城的解釋 海邊之城。 唐 馬戴 《送皇甫協律淮南從事》詩:“ 隋 柳疏 淮 岸,汀洲接海城。” 唐 項斯 《寄流人》詩:“霧開蠻市合,船散海城孤。” 宋 陳師道 《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