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馬頭山

馬頭山

①在今河北豐潤縣東北四十五里。《明一統志》卷1順天府:馬頭山“其山數峰馳驟,最南一峰昂若馬首”。

②在今河北萬全縣西。《方輿紀要》卷18萬全右衛:馬頭山,“《志》云:在洗馬林堡西北四里, 山下流泉,盛暑極寒,山之陽有水關洞”。

③在今河北蔚縣東四十五里。《水經·㶟水注》:“《魏土地記》云:代城東南二十五里有馬頭山,其側有鍾乳穴。趙襄子既害代王,迎姊,姊代夫人。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義也,磨笄自刺而死。”即此。

④一名馬首山。在今山西新絳縣西北四十里。《元和志》卷12呂香縣:“馬頭山,在縣南六十里。其山峭㠜,形如馬首,因以為名。”

⑤在今江蘇六合縣東北三十五里。《輿地紀勝》卷38真州:馬頭山“在六合縣東”。《方輿紀要》卷20江寧府六合縣:馬頭山“山勢雄秀,泉石奇勝”。

⑥亦名馬轉山。在今安徽宿松縣東。《方輿紀要》卷26宿松縣:馬頭山在“縣東八十里。峰岫紆迴,岩嶂屈曲,以形似名”。《晉書·桓宣傳》:祖約、蘇峻作亂,“宣將數千家欲南投尋陽,營於馬頭山”。即此。

⑦在今安徽廬江縣東北七十里。《晉書·桓宣傳》:“(祖)約還歷陽,宣將數千家欲南投尋陽,營於馬頭山。值祖煥欲襲湓口,陶侃使毛寶救之。煥遣眾攻宣,宣使戎求救於寶。寶擊煥,破之。”即此。《清一統志·廬州府一》:馬頭山“上有桃花、仙人二洞, 山口曰石龍”。

⑧在今安徽六安市北。《方輿紀要》卷26六安州:馬頭山“在州北”。唐杜佑《通典》卷181盛唐縣:“晉永和中,謝尚鎮馬頭城,即今縣北也。”

⑨在今浙江安縣西南八十里。《方輿紀要》卷90於潛縣:馬頭山在“縣(今於潛鎮)南四十五里。以形似名。高千二百丈,周四十五里,泉甘土肥,可以樹藝”。

⑩在今河南商城縣南百五十里。山勢高聳,形如馬頭。《晉書·桓宣傳》:譙國內史桓宣以祖約作亂,“將數千家欲南投尋陽,營於馬頭山”。即此。

(11)在今湖南石門縣北。《方輿紀要》卷77添平所:馬頭山“在所(今石門縣西北所街)東。所西有馬鞭崖,與此對峙”。

(12)在今雲南元謀縣東。《方輿紀要》卷116元謀縣:馬頭山“在縣東(按,原文為縣南,誤)。連亘四十里,地勢最高,東望尋甸,南見楚雄,北眺黎溪,西瞻大理,縣境之鎮山也”。

(13)在今貴州湄潭縣南十五里。《清一統志·平越州》 引《貴州通志》:“山下清泉幽谷,古木陰森,稱林壑之勝。”


(1)古山名。(1)在今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東。其山數峰馳驟,最南一峰昂若馬首,因以得名。(2)在今山西省新絳縣南。山勢峻拔,形如馬首,因以為名。(3)在今安徽省宿松縣東南。東晉鹹和二年(327年),譙國內史桓宣率眾營於馬頭山,即此。明正德中置巡檢司,為戍守處。(4)又作谷陽山。在今河南省澠池縣西南。《水經注》:谷水出崤東馬頭山谷陽穀,即此。(2)今山名。在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東南。海拔570米。上可容兩千人。四面懸崖,入口關卡,巨石當道猶如天馬騰霄。自明代至解放前夕為壯族“避亂聖地”。山上有龐大的古堡,至今依稀可辨。半山有摩崖石刻,記錄明末至太平天囯戰亂情況。

馬頭山字典分解

馬頭的解釋 (1).馬的頭。《漢書·五行志中之下》:“ 元封 三年十二月,雷雨雹,大如馬頭。”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2).船隻停泊處

山國語字典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

不妨一看:馬爾邦屯【歷史地名】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屬阿爾古廳。即今四川金川縣西南馬爾邦鄉。四十四年(1779)裁入崇化屯。

馬頭山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