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郡
三國吳太平二年 (257) 分豫章郡置,治所在臨汝縣 (今江西臨川市西五里)。轄境相當今江西臨川市以南的旴江及宜黃水流域,西至樂安縣境。南齊徙治南城縣 (今江西南城縣東南)。南朝陳復徙治臨汝縣。隋開皇九年 (569) 改置撫州,大業初復為臨川郡。唐武德五年 (622) 改為撫州,天寶元年復為臨川郡,乾元元年 (758) 改為撫州。
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年)分豫章郡東部置,治臨汝縣(隋開皇中改名臨川縣,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轄境相當今江西省撫州、東鄉、崇仁、樂安、宜黃、廣昌、黎川、南城、南豐等市縣地。南朝齊移治南城縣(今江西南城縣東南),陳還治臨汝縣。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隋大業及唐天寶、至德間又曾改撫州為臨川郡。
臨川郡字典分解
臨川的解釋 [Linchuan] 今江西省撫州市
郡國語字典 郡 jùn 古代行政區域,中國秦代以前比縣小,從秦代起比縣大:郡縣。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筆畫數:9; 部首:阝; 筆順編號:5113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