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上林縣

上林縣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為南方州治。《元和志》卷38上林縣:在“上林洞口,因以為名”。治所在今廣西上林縣東南澄泰鄉古城村。貞觀八年(634)為澄州治。天寶初為賀水郡治,乾元初復為澄州治。北宋開寶五年(972)屬邕州,端拱三年(990)改屬賓州。明萬曆八年(1580)徙治今上林縣。清屬思恩府。民國初屬廣西南寧道。1928年直屬廣西省。

②北宋皇祐間置,屬邕州橫山砦。治所在今廣西田東縣東南思林鎮東。元屬田州路。明屬上映州。明末廢。清順治十八年(1661)復置,屬思恩府。遷治今田東縣東南思林鎮南。清光緒二年(1876)屬百色直隸廳。1918年改為思林縣。


(1)古舊縣名。北宋皇祐間置,治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東縣東南思林東、右江南岸。明末廢。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復置,遷治今田東縣東南思林南、右江南岸。1926年改思林縣。(2)今縣名。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南部、大明山東麓。屬南寧市。面積1876平方千米。人口45.5萬,79.8%壯族。轄7鎮、6鄉。縣人民政府駐大豐鎮。因原縣治處上林縣在上林洞口,故名。《元和郡縣誌》上林縣:“武德四年分置上林洞口,因以為名。”隋為領方縣地。唐武德四年(621年)置上林、無虞二縣,先後為南方州、澄州治。北宋開寶五年(972年)廢無虞縣併入上林縣(故治在今縣南),屬邕州。端拱三年(990年)改屬賓州。明屬柳州府,萬曆間徙大豐鎮,即今治。清雍正三年(1725年)屬賓州,十二年(1734年)屬思恩府。1913年屬邕南道,1914年屬南寧道。1926年廢道屬廣西省。1949年屬武鳴專區,1951年屬南寧專區。1952年屬桂西僮族自治區賓陽專區,1953年為桂西僮族自治區直屬縣,1956年為桂西僮族自治州直屬縣。1957年屬邕寧專區。1958年與賓陽縣合併稱賓林縣,屬南寧專區。1959年復置上林縣。1971年屬南寧地區。2002年屬南寧市。地處桂中盆地邊緣,西部大明山,中北部及東部為喀斯特石山,間有谷地、丘陵,中南部和東南部為河谷平原和丘陵。清水河及其支流流經境內。屬南亞熱帶濕潤氣候。農產以稻、玉米、甘蔗、薯類、花生為主。礦產有煤、金、錳、鐵、滑石、大理石等。工業有水泥、製糖、化工、食品、發電、礦粉、制茶和採煤。公路通馬山、忻城、賓陽等地。名勝古蹟有智城碑、六合堅固大宅頌碑和大明山、大龍洞水庫景區。

上林縣字典分解

上林的解釋 (1).古宮苑名。 秦 舊苑, 漢 初荒廢,至 漢武帝 時重新擴建。故址在今 西安市 西及 周至 、 戶縣 界。《三輔黃圖·苑囿》:“ 漢 上林苑 ,即 秦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

也學習下:上街子【歷史地名】

集鎮名。在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中部、灑漁壩子中部。樂居鄉人民政府駐地。人口1900。為灑漁河畔的大街場,與沿河的下街子相對,故名。產玉米、稻、馬鈴薯、烤菸、蘋果、核桃、板栗等。有公路接昆水公路。

上林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