嵛山
①一名大嵛山。即今福建福鼎縣東南大嵛山。《清一統志·福寧府》: 嵛山 “在霞浦縣東南海中。山高而中坳,形似缽盂,舊名盂山。中有三十六澳,地肥饒,居民稠密。明洪武間,周德興以其孤懸海中,盡徙其民於內地,澳遂荒廢”。
②即俞山。在今湖南永州市南二十里。《方輿紀要》 卷81零陵縣: 嵛山 “以高秀逾眾山而名”。
嵛山字典分解
嵛的解釋 嵛 yú 〔崑嵛〕山名,在中國山東省。 筆畫數:12; 部首:山; 筆順編號:252341251122
山的解釋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