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州
①唐武德元年 (618) 改西河郡置,治所在隰城縣 (今山西汾陽縣)。轄境相當今山西汾陽、孝義、平遙、介休、靈石等市縣地。武德三年 (620)改汾州。
②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今江西彭澤縣東四十里浩山下。《寰宇記》 卷111江州彭澤縣: “浩州以浩山取名。” 州境約當今江西波陽縣北、都昌縣東北、彭澤縣東南一帶。八年 (625) 廢。
③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羈縻州,屬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縣西南邛崍山附近地區。後廢。
(1)唐武德元年(618年)以西河郡改置,治隰城縣(今山西汾陽市)。轄境相當今山西省靈石、介休、平遙、孝義及汾陽等市縣。三年改為汾州。(2)唐武德五年置,治今江西省彭澤縣東南浩山下。以浩山得名。八年廢入彭澤縣。
浩州字典分解
浩的解釋 浩 hào 水大,引申為大和多:浩大。浩繁。浩蕩。浩瀚。浩劫。浩淼(亦作“浩渺”)。浩氣(盛大剛直之氣)。浩如煙海。 筆畫數:10; 部首:氵; 筆順編號:4
州的解釋 州 zhōu 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後多用於地名):州縣。杭州。 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劃: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筆畫數:6; 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