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池鎮
湯池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今遼寧大石橋市東南六十里湯池鎮。即遼湯池縣故治。明置湯池堡於此。
②即今安徽廬江縣西北湯池鎮。清光緒《廬州府志》卷3廬江縣:湯池鎮在“縣西四十里”。
(1)在遼寧省大石橋市東部。面積102.5平方千米。人口4.3萬。鎮人民政府駐前湯池,人口 2500。因附近有溫泉而得名。1958年設湯池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84年改鎮。主產玉米、高粱等。所產蘋果著名。有耐火材料廠。大岫公路經此。(2)在遼寧省東港市東北部。面積85平方千米。人口2.4萬。鎮人民政府駐湯池,人口 2400。以溫泉得名。1958年設湯池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置鎮。主產稻、玉米等。有機械、汽車修配等廠。201國道、丹東公路經此。(3)在黑龍江省泰來縣北部。面積472平方千米。人口1.9萬。鎮人民政府駐湯池村,人口 4160。1956年設湯池鄉,1962年改公社,1967年改先鋒公社,1984年復湯池鄉,1995年改鎮。農產玉米、大豆、稻等,畜產牛、羊等。有農機修配、糧油加工等廠。齊北鐵路過境,公路通泰來、齊齊哈爾等地。(4)在安徽省廬江縣西部。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3.7萬。鎮人民政府駐東湯池,人口 2890。以鎮中有溫泉得名。1952年置湯池鎮,1956年撤鎮設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5年復置鎮。1992年果樹、馬槽、石橋三鄉併入。產稻、小麥、棉花、油菜籽等。有竹、木、油桐、生漆、藥材等。省屬地震台設此。湯池溫泉含氡、氟等元素。軍二公路經此。鎮東南嚴家松園有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舊址。(5)在安徽省舒城縣中部、湯池河南岸。面積64平方千米。人口3.2萬。鎮人民政府駐西湯池,人口 1150。以有溫泉著名。因廬江縣有湯池,此處在西,故名。1949年設湯池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設鄉,1984年置鎮。1992年姚河鄉併入。產茶葉、板栗。有制茶、電纜盤、糧油加工等廠。舒河公路經此。名勝有湯池溫泉,常年水溫65℃。(6)在湖北省應城市西部。面積50平方千米。人口1.7萬。鎮人民政府駐湯池,人口 1200。因有溫泉,故名。1949年為湯池鄉,屬第七區。1955年屬楊嶺區。1958年屬八一公社,1959年屬楊嶺公社。1961年為湯池公社,1984年析置湯池鎮。地處大洪山地。主產稻、小麥、棉花,盛產茶葉。建有溫泉、茶場,特種水產養殖場等。應楊公路經此,公路南接漢宜公路。名勝古蹟和紀念地有玉女溫泉、鄂中烈士紀念館、方集陶家灣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陶鑄舊居。(7)在雲南省宜良縣西部。面積182平方千米。人口3.5萬。鎮人民政府駐湯池,人口 3170。因村內有溫泉,水沸如湯,故名。向為通省會要道,明設驛,並設巡檢司。1949年為宜良縣二區。1950年為五區。1956年分置湯池、木希二鄉。1958年合為湯池公社。1962年稱湯池區,1972年為公社,1983年復區,1987年置鎮。產稻、蠶豆、小麥、玉米、烤菸、油菜籽等。有採煤、建築、運輸、農副產品加工、溫水養魚等企業。陽宗海發電廠及可保、鳳鳴煤礦等駐鎮境。昆河、南昆鐵路經境並設站,昆那、安石公路經此。名勝古蹟有古驛道、萬福寺、水潮寺、回龍寺、鳳儀寺、關聖宮、涌金山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紗帽山東周中晚期豎穴土坑墓、陽宗海省級風景旅遊度假區。
詞語分解
- 湯池的解釋 ∶沸熱的城池,指難以逾越的護城河。形容城池防守嚴固 皆如金城湯池,不可攻也。;;《漢書;蒯通傳》湯池百步 ∶溫泉浴池;溫泉 ∶熱水浴池詳細解釋.指難以逾越的護城河。形容城池防守嚴固。《漢書·食貨志上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托和清聯合縣
舊縣名。晉綏解放區設。年托克托、和林格爾、清水河三縣析置。年改置托和聯合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湯池鎮歷史
猜你喜歡
鄒世安的歷史解釋
明山東茌平人。子孫六魯武公的歷史解釋
生卒前名敖。真公弟,馬鳴鑾的歷史解釋
明四川內江人,字君御上盤鎮的歷史解釋
在浙江省臨海市東部,瀚海都護府的歷史解釋
唐都護府名。高宗龍朔從空伸出拿雲手提起天羅地網人的歷史解釋
拿雲比喻本領高強。形李永年的歷史解釋
宋臨安錢塘人。李嵩侄焦作礦區的歷史解釋
年置縣級。在今河南省京師自來水公司的歷史解釋
清光緒三十四年周學熙來蘇縣的歷史解釋
唐置,為夷賓羈縻州治普陀江的歷史解釋
在今雲南洱源縣東南。淵思寂慮的歷史解釋
唐白行簡李娃傳體已康崑山的歷史解釋
比喻人才薈萃之地。唐白乃貞的歷史解釋
清陝西清澗人,字廉叔右參贊的歷史解釋
見駐藏大臣左參贊。平善壩的歷史解釋
一作平喜壩。在今湖北古驛鎮的歷史解釋
在今山西蒲縣西北。清紅廟寨的歷史解釋
即今河南蘭考縣東北二韓康的歷史解釋
東漢京兆霸陵人,字伯東城兵馬指揮司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明清五城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