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縣
魏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西漢置,屬魏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縣西南魏城。《水經·淇水注》 引應劭曰: “魏武侯別都。” 因名。北齊廢入昌樂縣。隋開皇六年 (586) 復置,屬魏州。大業初屬武陽郡。唐天寶三年 (744)移治今大名縣西北魏莊。北宋屬大名府,移治今魏縣西南舊魏縣。明洪武初遷治五姓店 (今魏縣)。清乾隆二十三年 (1758) 廢入大名縣。1946年復置,即今魏縣。
在河北省南部,南鄰河南省。屬邯鄲市。面積862平方千米。人口80.3萬。 轄7鎮、14鄉。縣人民政府駐魏城鎮。戰國時為魏文侯之封地。秦屬邯鄲郡。漢高祖始置縣,治今河北大名縣西南魏城村。以文侯七年(前439年)始封此地稱魏,故名魏縣,屬魏郡。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析置昌樂縣。北齊天保七年(556年)魏縣省入昌樂縣,隋開皇六年(586年)復置,屬魏州,十六年析魏縣置漳陰縣,大業初省入,屬武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又析置漳陰縣,貞觀初省入,屬魏州。天寶三載(744年)移治今縣西北魏莊。五代唐屬興唐府,五代晉屬廣晉府,五代漢屬大名府。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徙治洹水鎮(今舊魏縣村),屬河北東路大名府。元屬大名路。明洪武三年(1370年)徙治五姓店(今縣城),屬大名府;十年大名縣省入,十五年析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魏縣城毀於洪水,次年省入大名縣。1940年復設魏縣。1941年屬晉冀魯豫邊區。1949年屬河北省邯鄲專區,1958年併入大名縣。1961年復設,屬邯鄲專區(1968年改地區)。1993年劃歸邯鄲市。地處河北平原南部,地勢低平。有衛河、漳河、東風渠流經。屬南溫帶濕潤氣候。農產小麥、玉米、穀子、棉花。盛產鴨梨,有“梨鄉”之稱。有紡織、化肥、建材、造紙等業。邯常馬莊鐵路及邯大、安聊、邯臨等公路縱貫縣境。古蹟有唐鄭國公張公謹墓、清代學者崔東壁墓、舊魏縣古城遺址等。
詞語分解
- 魏的字典解釋 魏 è 古代宮門上的樓台:魏闕(古代宮門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闕,因下邊兩旁有懸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來代指朝廷)。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陝西省東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 中國曆
- 縣的字典解釋 縣 (縣)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á 古同“懸”。 筆畫數:; 部首:厶;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曾都區
在湖北省隨州市西部,北鄰河南省。面積平方千米。人口.萬。轄街道辦事處、鎮、鄉。區人民政府駐烏龍巷。春秋分屬隨、厲、唐、曾等國。西漢置隨縣,以隨國為名。西晉太康九年年置隨郡,為隨郡治。隋大業三年年為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魏縣歷史
猜你喜歡
椹川縣的歷史解釋
隋開皇十八年改椹縣置陽紆的歷史解釋
古澤藪名。又作楊紆陽懸龜系魚的歷史解釋
新唐書車服志高宗給五主案的歷史解釋
吏名。元朝官署中起草掌禮司的歷史解釋
官署名。清置,為內務宋康郡的歷史解釋
南朝宋元嘉九年以高涼乞村的歷史解釋
原名郗村。即今河北平楚畹的歷史解釋
楚辭離騷余既滋蘭之九飛雲瀨的歷史解釋
在今河南新密市東南,勝浦鎮的歷史解釋
在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陳棱的歷史解釋
隋廬江襄安人,字長威一飯恩的歷史解釋
同一飯之德。唐王建求漢成帝趙皇后的歷史解釋
生卒前即趙飛燕,本長揣骨疃鎮的歷史解釋
在河北省陽原縣西南部邵瓜的歷史解釋
同邵平瓜。清黃立世粉阿城縣的歷史解釋
清宣統元年改阿勒楚喀傅遜的歷史解釋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士豳土人遷的歷史解釋
史記周本紀古公亶父復孫休的歷史解釋
生卒即吳景帝。三國吳瀏陽縣的歷史解釋
亦作劉陽。東漢建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