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縣
十六國後秦置,為中部郡治。治所在今陝西宜君縣東北。後廢。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復置,仍為中部郡治。西魏大統九年(543)移治杏城(在今黃陵縣西南十里)。隋開皇元年(581)改為內部縣。唐武德二年(619)復名中部縣,為坊州治。治所在今黃陵縣南四里。天寶元年(742)為中部郡治,乾元元年(758)復為坊州治。元屬鄜州。明成化中移治今黃陵縣。民國初屬陝西榆林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1944年改為黃陵縣。
古舊縣名。十六國後秦置,治今陝西省黃陵縣南。屬長城郡。西魏大統九年(543年)移治杏城(今黃陵縣西南)。為中部郡治。隋開皇九年(589年)改為內部縣。大業三年(607年)移治今黃陵縣南沮河南岸。唐武德二年(619年)復名中部縣。為坊州治。天寶元年(742年)為中部郡治。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坊州治。元屬鄜州。明成化中移治今黃陵縣。仍屬鄜州。清因之。1944年改名黃陵縣。
中部縣字典分解
中部的解釋 (1) [central section]∶中心地區(部分)(2) [middle]∶中間部分列車的中部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