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門
即今廣東新會市南崖門。在崖山與湯瓶嘴山間,形如門,故名。元 《宋季三朝政要》 卷6: “戊寅六月,祥興帝遷於崖山。崖山在海中,兩山相對,勢頗寬廣,中有一港,其口如門,可以藏舟。(張)世傑以為形勝之地,乃屯駐於此。”
在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南40千米處。為珠江出海口之一。山稱崖山,口稱崖門,又作厓門,海河交匯,奇石聳立。《廣東新語》:“厓門,在新會南,與湯瓶山對峙,若天闕,故曰厓門。”為潭江和西江分支的出海口。口外為黃茅海,高欄列島橫亘其外。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將張弘范追擊南宋帝趙昺君臣至崖門一帶,南宋軍苦戰兵敗,丞相陸秀夫背著年僅9歲的帝昺在御舟投海殉國。明代御史徐瑁為紀念南宋帝君臣,把奇石上原刻的“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十二字鑿去,改刻為“宋丞相陸秀夫死於此”九字。現石上的“宋少帝與丞相陸秀夫殉國於此”,為1962年詩人、戲劇家田漢所書。明弘治年間為紀念楊太后、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等人而修建大忠祠、全節廟(亦稱慈元廟)、義士祠和楊太后陵墓等。明學者陳白沙親自撰寫《慈元廟碑》,記述其事。清時設千總駐守。1939年日本侵略軍毀壞祠廟。建國後重建部分建築。現遺址及碑刻等古蹟尚存,並有文物陳列。
崖門字典分解
崖門的解釋 見“ 崖山 ”。
崖的解釋 崖 yá 高地的邊,陡立的山邊:山崖。懸崖。崖谷。崖壑。崖壁。崖葬(懸棺葬)。崖岸。懸崖勒馬。 邊際:崖略(大略,梗概)。 筆畫數:11; 部首:山; 筆順編
門的解釋 門 (門) mén 建築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的裝置:門兒。門口。開門見山。 形狀或作用像門的東西:電門。 途徑,訣竅:門徑。門道兒。 舊時指封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