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地千里
歷史字典解釋:
赤地:寸草不生的地面。形容災荒後大片地區寸草不生的荒涼景象。《漢書.夏侯勝傳》:“蝗蟲大起,赤地數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積至今未復。”宋.朱熹《辭免直秘閣狀一》:“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聊齋志異.水災》:“康熙二十一年,山東旱,自春徂夏,赤地千里。”
主謂 赤地,寸草不生的地面。形容災荒嚴重或戰亂頻繁。《聊齋志異·水災》:“康熙二十一年,山東旱,自春徂夏,赤地千里。”△用於戰亂或災荒。→旱魃為虐 寸草無遺 不毛之地 ↔五穀豐登 風調雨順沃野千里
詞語分解
- 赤地的解釋 光禿禿的土地;災荒後的不毛之地晉國大旱,赤地三年。;;《韓非子;十過》誓把赤地變沃野詳細解釋.空無所有的地面。指遭受嚴重旱災、蟲災后庄稼顆粒無收的景象。《韓非子·十過》:“ 晉國 大旱,赤地三年。”
- 千里的解釋 指千里馬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詳細解釋指路途遙遠或面積廣闊。《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師之所為, 鄭 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後漢書·公孫瓚傳》:“今吾諸營樓
歷史典故推薦:懷寶為罪
同“懷璧為罪”。《三國志.魏文昭甄皇后傳》:“今世亂而多買寶物,匹夫無罪,懷寶為罪。”
![赤地千里_赤地千里介紹_歷史知識](/img/7/267/n5Gcucmbhp3LzV2Zh1Wav02bj5yZuF2duFWakl2Yu02LvoDc0RHa.jpg)
![赤地千里_赤地千里介紹_歷史知識](/img/c/93a/cmbw5yb1NWdpp2LzV2Zh1Wav02bj5yZuF2duFWakl2Yu02LvoDc0RHa.jpg)
猜你喜歡:
![赤地千里_赤地千里介紹_歷史知識](/img/f/b0d/0Xfn1WS0NncpZmLtVGdpt3e.jpg)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