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旁敲側擊

旁敲側擊

在旁邊和側面敲敲打打。比喻說話或寫文章不從正面闡明本意,而是用若明若暗的語言影射、攻擊,或轉彎抹角地說出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二○回:“雲岫這東西,不給他兩句,他當人家一輩子都是糊塗蟲呢。只不過不應這樣旁敲側擊,應該明亮亮的叫破了他。”梁啓超《教育與政治》:“不堂堂正正辯論是非,而旁敲側擊中傷對手,最是卑劣,如此,則正當的輿論永遠不會成立。”魯迅《墳.我之節烈觀》:“或者‘業儒’的人,想借女人守節的話,來鞭策男子,也不一定。但旁敲側擊,方法本嫌鬼祟,其意也太難分明。”


並列 在旁邊和側面敲敲打打。比喻寫文章說話或做事情故意拐彎抹角,不直接從正面指出本意。語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20回:“只不過不應該這樣旁敲側擊,應該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梁啓超《教育與政治》:“不堂堂正正辯論是非,而~中傷對手,最是卑劣。”△多用於說話寫文章方面。→轉彎抹角 ↔直言不諱

旁敲側擊字典分解

成語旁敲側擊的解釋 比喻說話、寫文章不從正面直接點明,而是從側面曲折地加以諷刺或抨擊。

旁敲的解釋 猶旁敲側擊。《文明小史》第三二回:“ 馮主事 聽他説得決絶,又用旁敲的法子説道:‘如此説來,廟捐既不好動,你替我合眾位商家説法説法,照這廟捐的樣子再捐一分便了。

側擊的解釋 (1) [make a flank attack on](2) 從兩側襲擊(3) 非正面地用語言、文字對別人進行的攻擊旁敲側擊

不妨一看:旁徵博引【歷史典故】

征:蒐集。指說話或寫文章廣泛地引用材料作依據或例證。朱自清《陶淵明年譜中之問題》:“《陶考》旁徵博引,辨析精詳;其所發明,尤在出處一事。”老舍《老張的哲學》三五:“王太太旁徵博引,為趙太太的理論下注解與作證。” 並列 廣泛收集,廣博引用。朱自清《陶淵明年譜中之問題》:“《陶考》~,辨析精詳。”老舍《老張的哲學》:“五太太~,為趙太太的理論下注解與作證。”△褒義。多用於表示論證充足。→引經據典 旁引

旁敲側擊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