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爭庭論
同“面折庭爭”。宋 歐陽修《上范司諫書》:“他日聞有立天子陛下,直辭正色,面爭庭論者,非他人,必范君也。”
見“面折廷爭”。宋·歐陽修《上范司諫書》:“他日聞有立天子陛下,直辭正色,~者,非他人,必范君也。”
面爭庭論字典分解
成語面爭庭論的解釋 指直言敢諫。同“面折庭爭”。
面爭的解釋 當面勸諫或爭論。 明 方孝孺 《戇窩記》:“遇事輒面爭其短,無所忌,此皆流俗所謂戇人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吳悟齋奪謚》:“儀郎與 吳 面爭,
庭論的解釋 在朝廷上當眾評議。庭,通“ 廷 ”。 宋 陳亮 《王珪確論如何》:“一日, 太宗 以 王珪 善人物,使之庭論諸公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