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異口同聲

異口同聲

亦作“異口同音”。大家的說法都相一致。《宋書.庾炳之傳》:“今之事跡,異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測得物之數耳。”


主謂 很多人說出同樣的話。形容意見相同。朱蘇進、胡建新《康熙帝國》:“眾蒙古王爺~地:永遠忠於愛新覺羅皇帝!”△用以說明意見高度一致。→眾口一辭 萬口一談 不約而同 如出一口一口同音同聲一辭 ↔眾說紛紜 各執己見 議論紛錯 各執一詞 莫衷一是 言人人殊。也作“異口同辭”、“異口同音”、“異口同韻”。

異口同聲字典分解

成語異口同聲的解釋 不同的嘴說出相同的話。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異口的解釋 亦作“異口”。1.不同的說法。《尉繚子·攻權》:“異口虛言,將無修容。” 明 徐渭 《壽史母序》:“恭人居其上,天下之賢司隸,自髫至叟無或異口。”(2).猶眾

同聲的解釋 (1) [simultaneous]∶發出聲音的時間相同(2) [same sound]∶聲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同聲相應(3) [(speak)at

多看看:異樣局總管府【歷史知識】

元官署名。屬將作院。掌御用織造。世祖中統二年(1261)立提點所,至元六年(1269)改總管府。秩正三品。置達魯花赤、總管、同知、副總管領之。下領異樣紋繡提舉司、綾錦織染提舉司、紗羅提舉司、紗金顏料總庫。

異口同聲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