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何知

童子何知怎么寫好看

童子何知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謂人年幼不懂事。語出《左傳.成公十六年》:“(范)文子曰:‘國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唐.王勃《滕王閣序》:“童子何知,躬逢勝餞。”五代.南唐.闕名《對嫂疾得藥》:“至誠攸感,異兆旋臻,豈童子之何知,有神人之葉。”《聊齋志異.仙人島》:“王聞之,意興索然。桓笑曰:‘童子何知!不在此,只論文耳。’王乃復誦。”


主謂 小孩子懂得什麼。常用作對年輕人的輕視之辭。也可用作年輕人自謙之辭。語出《左傳·成公十六年》:“國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多用於表示年輕人閱歷經驗不夠。→口孺子 ↔後生可畏

詞語分解

  • 童子的解釋 未成年的人童子六七人。;;《論語;先進》彼童子之師。;;唐; 韓愈《師說》操童子業。;;《聊齋志異;促織》 童生,明清科舉,凡中舉以前,不論年齡大小,皆稱童生操童子業。;;《聊齋志異;促織》詳細解
  • 知的解釋 知 ī 曉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覺(有感覺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溫故知新。知難而進。知情達理。 使知道:通知。知照。 學識,學問:知識,求知。無知。 主管:知縣(舊時的縣長)。知府。知州

歷史典故推薦:東張西覷

同“東張西望”。《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只見前面一個人搖擺將來,見張貢生帶了一夥家人東張西覷,料他是個要嫖的勤兒沒個幫的人,所以遲疑。” 見“東張西望”。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童子何知歷史

相關歷史

童子何知_童子何知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