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臣
《孝經.諫諍》:“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鄭玄註:“七人謂三公及左輔、右弼、前疑、後丞。”唐玄宗註:“爭謂諫也。”後以“七臣”泛指諫臣。《後漢書.劉瑜傳》:“惟陛下設定七臣,以廣諫道。”
七臣字典分解
七臣的解釋 (1).《孝經·諫諍》:“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 鄭玄 註:“七人謂三公及左輔、右弼、前疑、後丞。” 唐玄宗 註:“爭謂諫也。”後以“七臣”泛
七的解釋 七 qī 數名,六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柒”代)。 文體名,或稱“七體”,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 舊時人死後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稱“做七”。 筆畫數:
臣的解釋 臣 chén 君主時代的官吏,有時亦包括百姓:臣僚。臣子。臣服。君臣。 官吏對君主的自稱:“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 古人謙稱自己。 古代指男性奴隸:臣僕。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