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下》:“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有不戰,戰必勝之。”由於孟子這段話極好地說明了國家的強弱、戰爭的勝負與人心向背的關係,因此常為後世引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用來說明堅持正義必能獲眾多的支持與援助,違背正義必然陷於孤立。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三十一回:“彼以武力為後盾,我以公理為前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功罪自有定評。”
其他 堅持正義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助,違背正義必然陷於孤立無援。語本《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131回:“彼以武力為後盾,我以公理為前驅,~……功罪自有定評。”△褒義。用於人際關係方面。→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也單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字典分解
得道的解釋 (1) [support a just cause]∶指符合正義得道多助(2) [excellent practice]∶指道教、佛教修行達到非凡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