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之四海而皆準

歷史字典解釋

道應為天下共同遵循的道德規範,用到任何地方都可以作為準則,後則泛指真理適用於所有環境。曾子認為,孝直立而塞滿天地,橫放橫溢四海,前後沒有時間限制,東、西、南、北,所有地區,都應以它為準則。正如《詩經》所說,東西南北,沒有不信服的。

【出典】:

《禮記·祭義》:“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橫乎四海,施諸後世而無朝夕,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例句】:

明·宋濂《原文》:“斯文也,賢者得之,則放諸四海而準。” 《毛澤東選集·中國 * 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的理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


其他 無論放在什麼地方都正確。語本《禮記·祭義》:“夫孝……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葉永烈《是是非非灰姑娘》:“一個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一個謬論,常常是矛盾重重。”△用來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無論用在什麼地方都是正確的。也作“放諸四海而皆準”、“放諸四海而準”。

歷史典故推薦:斑裳彩衣

同“斑衣”。明 劉基《怡山堂記》:“從以諸孫,斑裳彩衣,徜徉乎其中。”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放之四海而皆準歷史

相關歷史

放之四海而皆準_放之四海而皆準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