蓂莢

蓂莢怎么寫好看

蓂莢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竹書紀年》卷上:“有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歷莢。”這是古代傳說的一種瑞草,數其莢數多少,可知是何日,因以流傳為象徵祥瑞的典故。晉 葛洪《抱朴子.對俗》:“唐堯觀蓂莢以知月,歸終知往,乾鵲知來。”清 孔尚任《桃花扇.先聲》:“請問那幾種祥瑞?〔屈指介〕河出圖,洛出書……蓂莢發,芝草生。”

詞語分解

  • 蓂莢的解釋 古代傳說中的瑞草。又名;歷莢;蓂曆日歷。因蓂莢的更換而知日月,故稱;蓂靈神話中的瑞木名詳細解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草。它每月從初一至十五,每日結一莢;從十六至月終,每日落一莢。所以從莢數多少,可以知道
  • 蓂的字典解釋 蓂 í 〔蓂莢〕傳說中堯時的一種瑞草。亦稱“歷莢”。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莢的字典解釋 莢 (莢) á 豆科植物的長形果實,亦指狹長無隔膜的其他草木的果實:豆莢。莢果。皂莢。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天:指所依靠的事物。 民眾是國家的根本,吃飯是民眾的頭等大事。語出《三國志.吳志.陸凱傳》:“先帝嘆曰:‘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衣其次也。三者,孤存之於心。’”《宋書.文帝紀》:“元嘉二十年二月壬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蓂莢歷史

相關歷史

蓂莢_蓂莢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