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征
指明神宗萬曆年間(1573-1620年)平息叛亂的寧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鮮抗擊日本侵略的朝鮮之役。寧夏之役,即鎮壓哱(bō播)拜之亂。哱拜原為蒙古族人,嘉靖中降明,積功升為都指揮。萬曆初任游擊將軍,統兵一千多人,專制寧夏。十九年(1592年),火落赤等部犯洮河靠急,哱拜自請率所部三千人前往救援。至金城,見各鎮兵皆出其下,歸途取路塞外,各少數民族的兵將也都遠遠地避開他,因此更加驕橫,有輕視中外之心。巡撫黨馨(xīn心)幾次對他施加壓力,並以冒領軍餉罪彈劾他,哱拜便於二十年二月十八日率部發動叛亂。朝廷遣李昫(xù序)、麻貴、李如松等圍剿,至九月,始平此亂。播州之役即鎮壓播州宣慰司使楊應龍之亂。播州位於川、貴、鄂間,山川險要,廣袤(mào,音茂)千里。自唐朝楊端之後,楊氏世代統治此地,接受中央皇朝任命。萬曆十七年,楊應龍公開作亂。明廷派將先後進剿均告失利。二十八年徵兵大集,二月,在總督李化龍指揮下,明軍分八路進發,每路約3萬人。六月,明將劉綎(tīng廳)破城,應龍與二妾自縊,子朝棟等被執,播州就這樣被平定了。朝鮮之役,即援朝逐倭之戰。萬曆二十年,日軍進占朝鮮,明朝應朝鮮之請,出兵援助。數年交戰,勝負幾次易手。至二十六年二月,明軍兵分四路向日軍進攻。八月,日本首相豐臣秀吉死,日軍撤兵,中朝聯軍乘勢進擊,日軍大敗,十一月,戰爭基本結束。三大征都取得了最後勝利,但也使明朝的人力物力遭受巨大損失,成為導致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出典】:
《明史》卷78《食貨志二》1903頁:“其後接踵三大征,頗有加派,事畢鏇已。”《明史》卷305《宦官列傳二》7805頁:“至二十年,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三大征踵接,國用大匱。”
三大征字典分解
三大的解釋 (1).指道、天、地。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梁元帝表》:“擬茲三大,賓是四門。歷試諸難,鹹熙庶績。” 吳兆宜 注引《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征國語字典 征 (③征⑦徵) zhēng 遠行:長征。征途。征夫。征人。征衣。征帆(遠行的船)。 用武力制裁,討伐:征服(用力制服)。征討。征伐。征戰(出征作戰)。南征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