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烏合之眾

烏合之眾

比喻軍隊紀律鬆散,象群鴉一樣的聚合,不堪一擊。耿弇(3-58年)字伯昭,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縣東南)人。父耿況王莽末為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懷來縣)守。時綠林入關,更始稱帝。耿況因遣耿弇齎貢獻,歸順更始政權。行至中途,恰值王郎詐稱漢成帝子劉子輿。隨從耿弇的兩個屬吏私下商議,劉子輿是漢室正統,何必遠求歸順更始政權。耿弇手扶寶劍說道:“劉子輿只是已疲憊不堪的流寇而已。”屬吏不聽他的勸告,私自脫逃,投降了王郎,而耿弇則投奔了當時屬於更始麾下的劉秀。他以上谷之兵配合劉秀攻滅了王郎的烏合之眾。劉秀遂以其父耿況為大將軍。劉秀即位後,拜弇為建威大將軍。

【出典】:

《後漢書》卷19卷704頁《耿弇傳》:“及王莽敗,更始立,……(耿)況自以莽之所置,懷不自安。時弇年二十一,乃辭況奉奏詣更始,因齎貢獻,以求自固之宜。及至宋子,會王郎詐稱成帝子子輿,起兵邯鄲。弇從吏孫倉、衛包於道共謀曰:‘劉子輿成帝正統,舍此不歸,遠行安之?’弇按劍曰:‘子輿弊賊,卒為降虜耳。我至長安,與國家陳漁陽、上谷兵馬之用,還出太原、代郡,反覆數十日,歸發突騎以轔烏合之眾,如摧枯折腐耳。觀公等不識去就,族滅不久也’。倉、包不從,遂亡降王郎。”

【例句】:

唐·馬總《〈意林〉〈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後必相吐,雖善不親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43回:“曹操收袁詔蟻聚之兵,劫劉表烏合之眾,雖數百萬不足懼也。”


偏正 像烏鴉那樣暫時聚合的一群。比喻臨時湊合起來,沒有組織沒有紀律的一群人。語出《管子》(《意林》引):“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後必相吐,雖善不親也。”《後漢書·耿弇傳》:“歸發突騎以轔~,如摧枯折腐耳。”△貶義。多用於比喻臨時湊集,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方面。→瓦合之卒烏合之師 一盤散沙 ↔百萬雄師。 也作“烏合之卒”、“烏集之眾”。

烏合之眾字典分解

成語烏合之眾的解釋 象暫時聚合的一群烏鴉。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烏合的解釋 (1).形容人群沒有嚴密組織而臨時湊合,如群烏暫時聚合。《晉書·慕容廆載記》:“ 廆 曰:‘彼信 崔毖 虛説,邀一時之利,烏合而來耳。’”《資治通鑑·晉元帝太興

多學一學:烏古孫兀屯【歷史知識】

?—1213 金上京路(治今黑龍江阿城)女真人。大定末,襲猛安職。泰和六年(1206),任唐州刺史,累敗宋軍。升同知河南府事。任右副元帥完顏匡屬下右翼都統,從攻襄陽,強渡漢水。後任同知上京留守事。大安三年(1211),領兵二萬入衛中都(今北京),累升元帥左監軍兼北京留守。貞祐元年(1213),領兵入援中都,戰死於定興(今屬河北)。

烏合之眾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