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觀色

察言觀色怎么寫好看

察言觀色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謂觀察別人的言語和臉色,揣度對方的心意。《三國志.吳書.滕胤傳》裴松之注引《吳書》:“胤每聽辭訟,斷罪法,察言觀色,務盡情理。”《紅樓夢》三二回:“寶釵見此景況,察言觀色,早知覺了七八分。”


並列 仔細地觀察別人的言語表情。語本《論語·顏淵》:“察言而觀色。”廖輝英《紅塵孽債》:“‘怎么,你不高興了?’王連璧察言觀色,擔心地問道。”△用於人情世故方面。也作“察言辨色”。

詞語分解

  • 察言的解釋 審察言論。《後漢書·王堂傳》:“庶循名責實,察言觀效焉。”《後漢書·陳蕃傳》:“夫吉凶之効,存乎識善;成敗之機,在於察言。”
  • 觀色的解釋 觀察臉色。《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諫説,慕 晏嬰 之為人也,然而承意觀色為務。”

歷史典故推薦:繁刑重斂

見“繁刑重賦”。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察言觀色歷史

相關歷史

察言觀色_察言觀色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