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舊喜新
歷史字典解釋:
《楞嚴經》卷四:“卵則惟因妄想而生;胎因男女 * 之情而有;濕以自業及外境暖濕之氣和合而感;化以厭舊喜新,離此托彼而應。”
詞語分解
- 厭的解釋 厭 (厭) à 嫌惡,憎惡:厭惡(?)。討厭。厭倦。喜新厭舊。不厭其詳。學而不厭。 滿足:貪得無厭。 筆畫數:; 部首:廠; 筆順編號:
- 新的解釋 新 ī 剛有的,剛經驗到的;初始的,沒有用過的,與“舊”、“老”相對:新生。新鮮。新奇。新貴。新綠。新星。新秀。新聞。新陳代謝。 性質改變得更好,與“舊”相對:改過自新。推陳出新。 不久以前,剛才:新
歷史典故推薦:掃除詩書
源見“焚書坑儒”。指秦始皇焚書,實行 * 策。宋 蘇軾《石鼓歌》:“掃除詩書誦法律,投棄俎豆陳鞭杻。當年何人佐祖龍,上蔡公子牽黃狗。”
![厭舊喜新_厭舊喜新介紹_歷史知識](/img/7/267/n5Gcucmbhp3LzV2Zh1Wav02bj5yZuF2duFWakl2Yu02LvoDc0RHa.jpg)
![厭舊喜新_厭舊喜新介紹_歷史知識](/img/c/93a/cmbw5yb1NWdpp2LzV2Zh1Wav02bj5yZuF2duFWakl2Yu02LvoDc0RHa.jpg)
猜你喜歡:
![厭舊喜新_厭舊喜新介紹_歷史知識](/img/f/b0d/0Xfn1WS0NncpZmLtVGdpt3e.jpg)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