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原意指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在於人心向背,後則以此強調內部團結對於事業成功有重要的意義。孟子說,得天時不如得地利,得地利又不如得人和。比如這裡有座內城三里、外城七里的城邑,敵人包圍攻打卻無法取勝。敵人既來圍攻,一定是擇時日得天時的了,可是卻無法取勝,可見天時不如地利。又比如這裡有另一座城邑,它的城牆築的並不是不高,護城壕挖得並非不深,士卒的兵器和盔甲也並非不銳利、堅固,糧草也並非不多,但當敵人一來進攻,守兵們便棄城而逃,這正說明地利又不及人和。所以,限制人民不必靠疆界,鞏固國防不必憑山河險要,威服天下不必恃武力強大。得到正義,幫助他的人就多;失掉正義,幫助他的人便少。少助到了極點,連自己的親戚也會背叛他。多助到了極點,整個天下的人都願意順從他。讓天下都順從他的人去攻打連他的親戚都背叛他的人,所以,那些高舉正義旗幟的人要么不去攻打,而一旦去攻打便立即會獲得勝利。
【出典】:
《孟子·公孫丑》下:“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例句】:
宋·劉過《西江月》:“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字典分解
天時的解釋 (1) [the order of nature]∶自然運行的時序天時有愆伏。——宋· 沈括《夢溪筆談》今天時順正。&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