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剛愎自用

剛愎自用

剛愎,強硬固執;自用,靠主觀想像行事。剛愎自用,表示傲慢成性,聽不進不同意見。公元前597年,楚莊王率師伐鄭,與之訂城下之盟。不久之後,晉國以荀林父為將,率軍救鄭。聞知楚、鄭兩國已結盟,荀林父就想率軍返回。這時,他的部下先縠以不救鄭將失去霸主的地位而拒絕服從命令,擅自率師渡河,向楚軍發動進攻。荀林父不得已,也只好改變原來命令,命令大軍渡河,策應先縠,聞知晉軍渡河求戰,楚莊王心中害怕,便想撤軍回國。這時,他的一個寵臣伍參看出晉軍的弱點,勸告楚莊王回師與晉軍打上一仗。他說,晉軍主帥荀林父執政不久,部下不聽指揮。他的中軍副帥先縠這個人又很任性,違背命令擅自渡河。其他統帥也都控制不了軍隊,將士無所適從。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軍迎戰,必能打敗晉軍。再說,我國是國君親自出征,晉國是臣下率軍作戰,以國君之尊而躲避臣子,也無法向楚國臣民交待。楚莊王聽了,便改變主意,揮師北向,果然打敗了晉軍。

【出典】:

左傳·宣公十二年》:“伍參言於王曰:‘晉之從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帥者,專行不獲,聽而無上,眾誰適從?此行也,晉師必敗。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王病之,告令尹改乘轅而北之,次於管以待之。”

【例句】:

《韓非子·十過》:“鮑叔牙為人剛愎而悍。” 宋·陳摶《心相編》:“君子剛愎自用,小人行險僥倖。”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諸葛成何事》:“荊公(王安石)剛愎自任,新法煩苛,流毒四海,不忍君子之見排,甘引小人以求助,卒為其所擠陷。”


並列 剛愎,倔強固執。自用,自以為是。倔強固執,自以為是,獨斷獨行。語本《左傳·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縠,剛愎不仁,未肯用命。”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小則殺人,大則誤國。”※愎,不讀作fù。△貶義。用於表示主觀。→師心自用 固執己見 自以為是 獨斷專行 一意孤行↔從諫如流 從善如流 虛懷若谷。 也作“剛戾自用”、“剛褊自用”、“狠愎自用”。

剛愎自用字典分解

成語剛愎自用的解釋 愎:任性;剛愎:強硬回執;自用:自以為是。十分固執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剛愎的解釋 (1) [headstrong]∶倔強執拗,固執己見其佐先縠,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左傳·宣公十二年》(2) [opi

自用的解釋 (1) [obstinately holding one's own views; opinionated;self-willed]∶憑主觀意圖行事;自以為是

多學學:剛亦不吐柔亦不茹【歷史典故】

見〔柔亦不茹,剛亦不吐〕。 其他 剛也不吐,柔也不吃。比喻不怕強暴,也不欺侮弱小。語本《詩經·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則茹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左傳·文公十年》:“《詩》曰:~,毋縱詭隨,以謹罔極。”△褒義。用於描寫正直。

剛愎自用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