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咄咄逼人

咄咄逼人

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桓玄與殷仲堪等〕次復作危語。桓曰:‘矛頭淅米劍頭炊。’……殷有一參軍在坐,云:‘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後因以“咄咄逼人”指出言盛氣逼人,或語出傷人,令人難堪。宋 朱熹《答方賓生書》之十四:“時論咄咄逼人,一身利害不足言,政恐坑焚之禍,遂及吾黨耳。”清 采衡子《蟲鳴漫錄》卷二:“此女口角殊咄咄逼人。”


偏正 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張賢華《慾海沉浮》:“他倆還是市長張明信得過的心腹干將,得力的左右手,故有意無意中常常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的氣勢。”※咄,不讀作chū或zhuó。△用於描寫人的品性。 →氣勢洶洶 盛氣凌人 ↔溫文爾雅 含糊其詞 和顏悅色

咄咄逼人字典分解

成語咄咄逼人的解釋 咄咄:使人驚奇的聲音。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使人難堪。也指形勢發展迅速,給人壓力。

咄咄的解釋 [tut-tut;threatening;menacing;aggressive] 感慨聲;表示感慨;表示責備或驚詫咄咄怪事

逼人的解釋 (1) [pressing;threatening]∶刺激人行動形勢逼人(2) [beat down]∶以繼續不斷迫人的強度照射天氣炎熱,陽光逼人

也學習下:咄嗟之間【歷史典故】

一呼一諾之間,即一霎時。形容在很短的時間內。梁啓超《管子傳》第六章:“是故雖有億兆之眾,而無百千人之用。夫以區區五千萬人之日本,而咄嗟之間,可以出能戰之兵數十萬。”郭沫若《蘇聯紀行.八月十一日》:“我在咄嗟之間就我認為值得介紹的,從古代一直到近代,開了一通。” 偏正 一呼一諾之間,即一霎時。郭沫若《蘇聯紀行·八月十一日》:“我在~就我認為值得介紹的,從古代一直到近代,開了一通。”△多用於時間方面。

咄咄逼人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