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一鱗一爪

一鱗一爪

也作“一鱗半爪”。清代王士禛論詩重神韻,貴含蓄,以為“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雲中露一爪一鱗而已。”見清代趙執信《談龍錄》。後用以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見“一鱗半爪”。朱自清《日常生活的詩》:“批評陶詩,用的正是現代的語言,~,雖然不是全韻,表現著陶詩給予現代的我們的影像。”

一鱗一爪字典分解

成語一鱗一爪的解釋 原指龍在雲中,東露一鱗,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一鱗的解釋 (1).一片鱗甲。 晉 夏侯湛 《抵疑》:“向若垂一鱗,迴一翼,令吾子攀其飛騰之勢,掛其羽翼之末,猶奮迅於雲霄之際,騰驤於四極之外。”(2).指一尾魚。 三國

也學習下:一目數行【歷史典故】

同“一目十行”。《西湖二集.商文毅決勝擒滿四》:“〔商輅〕後來漸漸長大,讀書識字,便出口成章,一目數行,下筆磊磊驚人。”清 鈕琇《觚賸續編.英豪舉動》:“熊公 廷弼當督學江南時,試卷皆親自批閱。閱則連長几於中堂,鱗攤諸卷於上……手操不律,一目數行。” 見“一目十行”。清·鈕琇《觚剩續編·英豪舉動》:“熊公廷弼當督學江南時,試卷親自批閱。閱則連長几於中堂,鱗攤諸卷於上,左右置酒一壇,劍一口,手操不律

一鱗一爪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