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揭竿而起

揭竿而起

漢 賈誼《過秦論上》:“〔陳涉〕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而回響,贏糧而景從。”後因以“揭竿而起”指武裝暴動。清 昭槤《嘯亭雜錄.楊誠齋軍門》:“公嘗入陛見,其署篆者暴虐,激變營兵,亂軍蒲大芳揭竿而起。”陳毅《滿江紅.黃金海岸》詞:“獨立非洲西北始,揭竿而起相踵接。”


見“揭竿四起”。朱蘇進、胡建新《康熙帝國》:“咱們這兒要是全爛了,大清各地就會~,讓咱們都死無葬身之地啊!”

揭竿而起字典分解

成語揭竿而起的解釋 揭:高舉;竿:竹竿,代旗幟。砍了樹幹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揭竿的解釋 (1).舉竿;持竿。《莊子·庚桑楚》:“若規規然,若喪父母,揭竿而求諸海也。” 成玄英 疏:“似儋揭竿木,尋求大海,欲測深底,其可得乎!” 漢 賈誼 《過秦論

多看看:揭篋【歷史典故】

源見“胠篋”。指偷盜。也喻抄襲。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指瑕》:“又制同他文,理宜刪革。若排人美辭,以為己力,寶玉大弓,終非其有。全寫則揭篋,傍采則探囊。”

揭竿而起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