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滾尿流
形容驚恐萬分,狼狽不堪之狀。《水滸傳》二六回:“那西門慶正和那婆娘在樓上取樂,聽得武松叫一聲,驚的屁滾尿流,一直奔後門,從王婆家走了。”《說岳全傳》二八回:“那小船上的水手,嚇得屁滾尿流。”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支日記》:“中國人先前聽到俄國的‘虛無黨’三個字,便嚇得屁滾尿流,不下於現在之所謂‘赤化’。”也形容極度驚喜興奮之狀。《金瓶梅》八七回:“這婆子聽見,喜歡的屁滾尿流。”又形容緊張忙亂應付之狀。《儒林外史》四回:“又如此這般把請僧人做齋的話說了。和尚聽了,屁滾尿流慌忙燒茶、下面。”茅盾《太平凡的故事》:“想不到有那樣順利,五個外江佬忙得屁滾尿流,剛洗的衣服也不及曬乾,只好帶濕包了起來就上路。”亦作“尿流屁滾”。元.康進之《李逵負荊》四折:“你要問俺名姓,若說出來,直唬的你尿流屁滾。”《醒世姻緣傳》九五回:“越發把個素姐喜的尿流屁滾,叫的好妹妹,親妹妹,燕語鶯聲,聽著也甚嫌砢磣。”
並列 形容驚恐萬分、狼狽不堪的樣子。《水滸傳》75回:“這一千人嚇得~,飛奔濟州去了。”△貶義。多用於人物神態行動方面。→落花流水 ↔從容不迫。也作“尿流屁滾”、“屎滾尿流”。
屁滾尿流字典分解
成語屁滾尿流的解釋 形容驚慌或欣喜到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