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窮勢蹙
無計可施,情勢緊迫。《元史.陳天祥傳》:“深既不能制亂,反為亂眾所制,軍中乏糧,人自相食,計窮勢蹙,倉黃退走,士兵隨擊,以致大敗。”明 吳應箕《為翟義討王莽檄》:“但恐莽計窮勢蹙,又與其黨與造飾言語,迷亂天下,曲釋己惡,或冀見免。”亦作“計窮勢迫”。明 蹇義《上言十事疏》:“計窮勢迫,願投充軍,原其本情,豈所得已。”
並列 用盡了計謀也改變不了緊迫的情勢。《元史·陳天祥傳》:“深既不能制敵,反為敵眾所制,軍中乏糧,人自相食,~,倉黃退走,士兵隨擊,以致不敗。”△貶義。多用於軍事謀劃方面。→無計可施↔錦囊妙計。 也作“計窮勢迫”。
計窮勢蹙字典分解
成語計窮勢蹙的解釋 無計可施,情勢緊迫。
計窮的解釋 謂再無辦法可想。 唐 韓愈 《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翁曰:‘誠官人邪?取文書來!’君計窮吐實。” 清 戴名世 《竇成傳》:“若等宜堅守,今賊計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