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靡不振
委靡:頹喪,不振作。形容精神不振作,頹喪消沉。宋.馬永卿《元城語錄》:“至於嘉祐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緩,委靡不振。”《明史.馮恩傳》:“刑部尚書王時中進退昧幾,委靡不振。”亦作“萎靡不振”。清.頤瑣《黃繡球》二四回:“大凡做學生的,原要講合群,原要有尚武的精神,不可萎靡不振。”
述補 意志消沉,精神不振。語本唐·韓愈《送商閒上人序》:“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拾。”宋·馬永卿《元城語錄》:“至嘉祐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緩,~,當時士大夫亦自厭之,多為文字論列。”△貶義。多用於描寫人精神頹喪。→暮氣沉沉灰心喪氣 ↔朝氣蓬勃 神采飛揚。 也作“萎靡不振”。
委靡不振字典分解
成語委靡不振的解釋 委靡:也作“萎靡”,頹喪。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委靡的解釋 [listless;dispirited] 困頓不振;意志消沉神志委靡
不振的解釋 (1).不振作,不興旺。《孔叢子·執節》:“當如今日山東之國,弊而不振,三 晉 割地以求安。”《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南越 賓服, 羌 僰 入獻, 東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