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匡蟬緌
《禮記.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為衰(通縗,音cuī,古代的喪服)者,聞子皋將為成宰,遂為衰。成人曰:‘蠶則績(吐絲)而蟹有匡(背殼),范(蜂)則冠而蟬有緌(rúi,蟬的針吻);兄則死而子皋為之衰。’”
陳澔集說引朱氏曰:“絲之績者,必由乎匡之所盛,然蟹之有匡,非為蠶之績也,為背而已。首之冠者,必資乎緌之所飾,然蟬之有緌,非為范之冠也,為喙而已。兄死者必為之服衰,然成人之服衰,非為兄之死也,為子皋而已。”
這是用昆蟲的構造為比喻,說明“名是而實非”的道理。蟹生背殼並非為了盛蠶吐的絲,而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背;蟬生針吻並非為了點綴蜂冠,而是為了自己的嘴巴便於吸食;同樣的道理,成地方那個死了兄長不制喪服的人,他穿喪服並非願為兄長服喪,而是害怕子皋處罰不按喪禮辦事的人。
後因以“蟹匡蟬綏”比喻名是而實非。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二:“蔡延慶所生母亡,不為服久矣。聞李定不服所生母,為台所彈,乃乞追服,乃知蟹匡蟬緌,不獨成人之弟也。”
並列 匡,背殼。緌,蟬的針吻。比喻名義上是這樣,實質上並不是這樣,事情兩不相關。語本《禮記·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為衰者,聞子皋將為成宰,遂為衰。’成人曰:‘蠶則績而蟹有匡,范則冠而蟬有緌;兄則死而子皋為之衰。’”《東坡志林》卷2:“蔡延慶所生母亡,不為服久矣,聞李定不服所生母,為台所彈,乃乞追服。乃知~,不獨成人之弟也。”△多用於描寫名是實非。也作“蟬緌蟹匡”。
蟹匡蟬緌字典分解
成語蟹匡蟬緌的解釋 匡:背殼;緌:蟬的針吻。比喻名是實非,兩不相干。
蟹匡的解釋 亦作“ 蟹筐 ”。亦作“蠏匡”。蟹的背殼。亦泛指螃蟹。語本《禮記·檀弓下》:“蠶則績而蟹有匡。” 孔穎達 疏:“蟹有匡者,蟹背殼似匡,因謂蟹背作匡。” 唐 錢
蟬緌的解釋 蟬冠冠纓的下垂部分。古代言官的冠飾。 唐 李紳 《初秋忽奉詔除浙東觀察使檢校右貂》詩:“印封龜紐知頒爵,冠飾蟬緌更珥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