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袞之歲
《後漢書.鄧禹傳》載:東漢 鄧禹二十四歲拜為大司徒,位至三公。袞,古代上公所服,借指三公。後因以“拜袞之歲”指二十四歲。《南史.宋彭城王義康傳》:“袁淑嘗詣義康,義康問其年。答曰:‘鄧仲華拜袞之歲。’”
拜袞之歲字典分解
成語拜袞之歲的解釋 東漢 鄧禹 二十四歲拜為大司徒,位至三公。見《後漢書·鄧禹傳》袞,古代上公所服,借指三公。後因以“拜袞之歲”指二十四歲。《南史·宋彭城王義康傳》:“ 袁淑 嘗詣 義康 , 義康 問其年。答曰:‘ 鄧仲華 拜袞之歲。’”亦作“ 拜袞年 ”。
《後漢書.鄧禹傳》載:東漢 鄧禹二十四歲拜為大司徒,位至三公。袞,古代上公所服,借指三公。後因以“拜袞之歲”指二十四歲。《南史.宋彭城王義康傳》:“袁淑嘗詣義康,義康問其年。答曰:‘鄧仲華拜袞之歲。’”
成語拜袞之歲的解釋 東漢 鄧禹 二十四歲拜為大司徒,位至三公。見《後漢書·鄧禹傳》袞,古代上公所服,借指三公。後因以“拜袞之歲”指二十四歲。《南史·宋彭城王義康傳》:“ 袁淑 嘗詣 義康 , 義康 問其年。答曰:‘ 鄧仲華 拜袞之歲。’”亦作“ 拜袞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