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二缶鐘惑

二缶鐘惑

比喻迷失真性,後用來比喻是非不明。《莊子.天地》:“以二缶鐘惑,而所適不得矣。”郭慶藩《集釋》:“家世父(郭嵩燾)曰:‘缶、鍾皆量器,缶受四斛,鍾受八斛。以二缶鐘惑,謂不辨缶鍾二者所受多寡也。持以為量,芒乎無所適從矣。’”


述賓 二,疑,不明確。缶、鍾,都是古代量器。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比喻不懂普通的是非道理。語出《莊子·天地》:“以二缶鐘惑,而所適不得矣。”王先謙集解:“缶受四斛,鍾受八斛。以二缶鐘惑,不辨缶、鍾所受多寡也。持以為量,芒(茫)乎無所適從矣。”清·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惜乎,己既自迷,又使他人淪陷,豈直~而已乎?”※缶,不讀作gān,也不讀作xiè。△貶義。多用於判斷事物方面。→混淆是非↔黑白分明

二缶鐘惑字典分解

成語二缶鐘惑的解釋 二:疑,不明確;缶、鍾: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也學習下:二千石郎【歷史知識】

官名。尚書省二千石曹長官通稱。三國時曹魏始置,資淺者亦稱郎中,資深者可轉侍郎。秩四百石,六品。西晉沿置,東晉康帝、穆帝以後罷。北魏復置,太和十七年(493),郎定為從五品中,郎中五品上;二十三年皆稱郎中,六品,然仍可通稱為郎。北齊沿置,隸都官尚書,六品上。

二缶鐘惑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