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北邙山

北邙山

後漢書.桓帝鄧皇后紀》:“詔廢后,送暴室,以憂死。立七年。葬於北邙。”《樂府詩集.新樂府詞.北邙行》題解引晉.張協《登北邙賦》:“墳隴㟪疊,棋布星羅……壯漢氏之所營,望五陵之嵬峨。”

邙山,在今河南洛陽東北,漢代貴族王侯多葬於此山。後因用稱墓地,或用以隱稱死喪。

唐.劉駕《別道者》:“自君入城市,北邙無新墳。”唐.劉駕《效陶》:“何況北邙山,只近市朝路。”唐.齊己《謝高輦先輩寄新唱和集》:“洛浦精靈懾,邙山鬼魅愁。”

北邙山字典分解

北邙的解釋 亦作“ 北芒 ”。1.山名。即 邙山 。因在 洛陽 之北,故名。 東漢 、 魏 、 晉 的王侯公卿多葬於此。 漢 梁鴻 《五噫歌》:“陟彼 北芒 兮,噫!顧瞻

山國語字典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

也學習下:北、南面官制【歷史事件】

遼代中央設定的兩套官制系統。遼建國後,為適應北方遊牧族和南方以農業經濟為主導的漢人、渤海人的不同生產和生活方式,採取“因俗而治”的統治方法。自太宗繼位後,在中央統治機構中正式設定北面官和南面官。北面官實行“國制”,即契丹原有官制,掌北方遊牧民族宮帳、部族、屬國之軍政事務。因其衙署(牙帳)設在皇帝宮帳北面(即左面)而得名。其設官有北面朝官、北面御帳官、北面皇族帳官、北面諸帳官和北面宮官五個系統。另

北邙山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