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瓜徒懸
《論語.陽貨》:“子曰:‘……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佛肸(讀bìxiē)派人來請孔子,孔子表示要去。但子路提出,夫子過去說過,對於曾做過壞事的人,君子就不該上其圈套。佛肸佔據中牟反叛,夫子為什麼還要去呢?孔子解釋說,真正堅的東西不怕磨,真正堅持潔白也不怕染,那我現在去又怕什麼呢?我總不能像匏瓜那樣,單是掛起來看樣子,而絲毫不能供飲食之用吧!後因用以比喻閒置不用或求仕不得之典。
宋.陸游《劍南詩稿》卷一《別曾學士》詩:“匏繫不得從,瞻望抱悁悁。”《文選》卷十一王粲《登樓賦》:“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後句用事見“井渫莫食”。宋.黃庭堅《次韻劉景文登鄴王台》詩:“系匏兩相憶,極目十餘城。”
見“匏瓜空懸”。
匏瓜徒懸字典分解
成語匏瓜徒懸的解釋 匏瓜:似葫蘆而稍大,成熟後可以做水瓢。比喻有才能的人不為世所用。
匏瓜的解釋 (1).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比葫蘆大,老熟後可剖製成器具。亦指這種植物的果實。《論語·陽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後因以喻未得仕用或無所作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