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絲之嘆
《墨子.所染》:“(墨子)見染絲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
墨子見到染絲為什麼感傷呢?這是因為他從“染絲”,聯想世間事理產生了深刻的感觸。絲本是潔白無瑕的,一旦放入青色的染液中,它就成為青色;放入黃色的染液中,它就成為黃色;染液不同,色澤各異。這也和客觀環境對人或事物的影響薰陶一樣,本來的天真純樸會隨著不同的影響而失去其本性,變成由這些各不同的條件所決定的各不相同的特徵。絲既可蒼可黃,物也可此可彼,人也可優可劣,事也可成可敗。這就是墨悲染絲的緣由了。
後因以“染絲之嘆”比喻沒有原則性的人,每因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其立場;或比喻人極易接受壞的影響。用“蒼黃”比喻事態的極大變化。
南齊孔稚珪《北山移文》:“豈期終始參差,蒼黃反覆。淚翟子(墨翟)之悲,慟朱公之哭(楊朱,見“泣歧”)。”
宋.無名氏《九張機》詞六:“春衣,素絲染就已堪悲。”
染絲之嘆字典分解
成語染絲之嘆的解釋 把綢緞放在顏料里,顏色發生了變化。比喻本來相同的事物,因受環境影響而變成不同的事物。
染絲的解釋 將絲染色。喻受人薰陶感化。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體性》:“夫才有天資,學慎始習,斲梓染絲,功在初化。器定綵成,難可翻移。”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