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
《淮南子.人間訓》:“塞上之人,有善術(指陰陽五行等方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就)不能為福乎?’居(過了)數月,其馬將(帶引)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墜而折其髀(股上大骨),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控弦(拉弓射箭)而戰,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十分之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指都得到保全)。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變化無窮),深不可測也。”
“塞翁失馬”的故事,從禍福反覆轉化中,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矛盾是依據一定的條件互相轉化的。其中所包含的禍福無常的“不可知論”和“宿命論”思想,則是應當摒棄的。
後以“塞翁失馬”常比喻暫時受損失,卻因此而可以得到好處,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宋.文天祥《山中感興》詩之二:“山深人不知,塞馬誰得失?”意指時局緊張,身居深山也未必能免禍。
主謂 比喻人的福禍可以轉換,壞可能變好,好也可能變壞,常與“安知非福”連用。語本《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日,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宋·陸游《長安道》:“士師分鹿真是夢,~猶為福。”△用於失物或失意時的自慰或安慰他人。→福禍無定 時來運轉。也作“塞翁得馬”、“失馬塞翁”。
塞翁失馬字典分解
成語塞翁失馬的解釋 塞:邊界險要之處;翁:老頭。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塞翁的解釋 典出《淮南子·人間訓》。指忘身物外,樂天知命,不以得失為懷的人。 唐 戴叔倫 《贈韋評事儹》詩:“是非園吏夢,憂喜塞翁心。”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六:“
失馬的解釋 (1).丟失馬。《北史·王晧傳》:“嘗從 文宣 北征,乘赤馬,旦蒙霜氣,遂不復識。自言失馬……須臾日出,馬體霜盡,繫在幕前,方云:‘我馬尚在。’”(2).“塞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