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痴不聾,不作阿家翁
歷史字典解釋
阿:前綴,用在稱呼的前頭。家( ㄍㄨ gū ):同“姑”,指丈夫的母親。翁:指丈夫的父親。 不裝聾作啞,就當不了公婆。 意謂做長輩要寬宏大量,對某些小事,不宜過分明察。這原是古代諺語,最早見於《太平御覽》卷四九六引《慎子》:“諺云:不聰不明,不能為王;不瞽不聾,不能為公。”這裡“公”與“王”對舉,是“公侯”之意。漢.劉熙《釋名》卷四:“里語曰:不瘖不聾,不成姑公。”《宋書.庾炳之傳》:“不痴不聾,不成姑公。”這裡“公姑”連用,始作“公婆”解。《隋書.長孫平傳》:“鄙諺曰:不痴不聾,未堪作大家翁。”這裡又將“姑公”寫作“家翁”。後多引作〔不痴不聾,不作阿家翁〕。唐.趙磷《因話錄》卷一:“郭曖嘗與昇平公主琴瑟不調,尚父拘曖,自詣朝堂待罪。上召而慰之曰:“諺云:不痴不聾,不作阿家阿翁。”《資治通鑑.唐紀四十》引作“不痴不聾,不作家翁。”《鏡花緣》九三回:“又道:‘不痴不聾,不作阿家翁’。細細想去,卻很有意味。”錢鍾書《圍城.七》:“有時她做的菜似乎量太少,我想,也許她買菜扣了錢,人全貪小利的。‘不痴不聾,不作阿家翁。’就算了罷。”
詞語分解
- 家翁的解釋 一家之主;家長。 清 李漁 《奈何天·妒遣》:“若使原情都可恕,只將罷軟罪家翁。”指婆婆、公公。《敦煌變文集·父母恩重經講經文》:“若是家翁在上,伯叔性難,晝夜不憚劬勞,旦夕常懷憂懼,衝寒受熱,蓋是
歷史典故推薦:白首相知
白首:白頭髮,引申為時間久長。謂老年知己。明.孫仁孺《東郭記.頑夫廉》:“君家朋友何須道,翻騰雲雨都常套,抵多少白首相知,按劍同袍。” 偏正 老年知己。明·孫仁孺《東郭記·頑夫廉》:“君家朋友何須道,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不痴不聾,不作阿家翁歷史
猜你喜歡
清口的歷史解釋
泗水入淮口。漢書地理毛爾蓋的歷史解釋
即今四川松潘縣西毛爾石壕鎮的歷史解釋
在重慶市綦江縣南部。嘉州的歷史解釋
北周大成元年改青州置北朝的歷史解釋
時代名。自公元年東晉哈闌真沙陀的歷史解釋
亦作合蘭真沙陀。在今司虞的歷史解釋
官名。西周置。諸侯國五女店鎮的歷史解釋
在河南省許昌縣東部。方巷鎮的歷史解釋
在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飛刺的歷史解釋
手擲暗器。有三棱刺峨劉葛魚水的歷史解釋
三國志諸葛亮傳劉備於都鈐轄的歷史解釋
見鈐轄。官名,金朝置言之不慚恃惠子之知我的歷史解釋
惠子名施,春秋戰國時清潭縣的歷史解釋
隋置,屬舂陵郡。治所仙吏的歷史解釋
同仙尉。唐錢起送崑山新正縣的歷史解釋
又作新政縣。年月西北本末的歷史解釋
指本質與現象。本,指祝溝的歷史解釋
即今山東平度市東北五馬鞍村的歷史解釋
村名。在安徽省銅陵市趙霸的歷史解釋
華山太守。為政暴酷,
相關歷史
![不痴不聾,不作阿家翁_不痴不聾,不作阿家翁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