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友乞祠
《晉陽秋.穆帝》(原晉.孫盛撰,以下引自清.湯球輯本):“羅友,字它仁,襄陽人。少好學,不持節檢,性嗜酒,當其所遇,不擇士庶。又好伺人祠,往乞餘食,雖復營署墟肆,不以為羞。桓溫嘗責之云:‘君太不逮,須食何不就身求?乃至於此。’友傲然不屑,答曰:‘就公乞食,今乃可得,明日已復無。’溫大笑之。”(按:它本‘往求餘食’後,有‘或早,遂隱門側,至曉得食乃還’數語)
晉人羅友,以家貧無計,曾向桓溫乞祿;為果腹計,又常乞祠覓食。所謂“今乃可得,明日已復無”,言外之意是說“今日榮顯,也許明日便當枯敗,也未可知”。後因用為飢不顧羞辱之典。
明.蕭良有《龍文鞭影》卷一:“王胡索食,羅友乞祠。”
羅友乞祠字典分解
乞祠的解釋 (1). 宋 時,高級官員老病不宜任事者,請求賜予“奉祠”之職,以享受其俸祿。 宋 陸游 《與汪郎中啟》:“去 蜀 歸 吳 ,已侵尋於晚境;乞祠得郡,尚記録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