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謂三不朽
歷史字典解釋
太上:最上,最高。 最高是樹立德行,其次是樹立功業,再次是樹立言論,這就叫做“三不朽”。 表示古人極端重視立德、立功和立言。語出《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漢書.王莽傳上》:“太保舜等奏言,春秋列功德之義,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惟至德大賢然後能之。”南齊.王儉《褚淵碑文》:“夫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此之謂不朽。”明.楊繼盛《壽徐少湖翁師文》:“嘗記夫子舉爵為令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其次言壽。’”清.章學誠《答沈楓墀論學》:“語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人生不朽之三,固該本末兼內外而言之也。”
詞語分解
- 太上的解釋 .最上,最高。《墨子·親士》:“太上無敗,其次敗而有以成。” 孫詒讓 間詁:“太上,對其次為文,謂等之最居上者。”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最下腐刑極矣。” 宋 秦
 - 三不朽的解釋 謂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經久不廢,故曰不朽。語本《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宋 楊萬里 《跋寫真劉敏叔八君子圖》詩:“古人三不朽,諸老一一
 
歷史典故推薦:清明火
《周禮.夏官.司爟》:“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疾。”鄭玄註:“鄭司農說以?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古時寒食禁火,到唐 宋時,根據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謂三不朽歷史
猜你喜歡
郊的歷史解釋
春秋晉地,當在今山西
鸞跂鴻驚的歷史解釋
比喻書法筆勢飛舉之態圭璋特達的歷史解釋
圭璋兩種貴重的玉制禮
防萌杜漸的歷史解釋
猶防微杜漸。舊唐書太
大壩的歷史解釋
在今四川興文縣西南。
慶祥的歷史解釋
生卒姓圖博特。蒙古正
德順軍戰役的歷史解釋
宋金間一次重要戰役。雲歸楚峽的歷史解釋
謂戀人已經歸去。元鄭
川里鎮的歷史解釋
在河北省唐縣北部。面
秦恭的歷史解釋
西漢信都人,字延君。
明憲宗孝貞王皇后的歷史解釋
生卒上元今江蘇南京人空坑的歷史解釋
地名。在今江西興國縣
爛若舒錦的歷史解釋
見爛若披錦。南朝梁鍾
萊妻的歷史解釋
漢劉問列女傳楚老萊妻
安國富民的歷史解釋
見富國安民。
湖心亭的歷史解釋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
七星橋的歷史解釋
戰國秦蜀守李冰建。在
郭象的歷史解釋
生卒約西晉河南人,字
延平門的歷史解釋
唐長安外郭城西面偏南
凌歊歌舞的歷史解釋
唐許渾凌歊台詩宋祖凌
相關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