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戴
鰲戴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列子.湯問》:“五山之根無所連著,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仙聖毒之,訴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極,失群仙聖之居。乃命禺強(傳說中人面鳥身的北海之神)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
遠古時,渤海之東的大海上飄浮著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五座大山,山上居住著許多仙人,都是天帝的後代。仙人們因受顛盪之苦,便報告天帝請求幫助解決。天帝便命令北海神找來十五頭巨龜,舉頭頂住大山,五山便穩穩峙立而不再搖盪。後因用為詠負重或表示感戴的典故。
北周.庾信《謝趙王賚犀帶等啟》:“花開四照,惟見其榮;鰲戴三山,深知其重。”
詞語分解
- 鰲戴的解釋 神話傳說謂 渤海 之東有大壑,其下無底,中有五座仙山,常隨潮波上下漂流。天帝恐五山流於西極,失群仙之居,乃使十五巨鰲輪番舉首戴之,五山才峙立不動。見《列子·湯問》。《楚辭·天問》:“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 鰲的字典解釋 鰲 (螯) á 傳說中海里的大龜或大鱉。 筆畫數:; 部首:魚; 筆順編號:
- 戴的字典解釋 戴 à 加在頭、面、頸、手等處:戴帽子。披星戴月。戴圓履方。不共戴天。 尊奉,推崇,擁護:戴仰。愛戴。擁戴。感恩戴德。 姓。 摘 筆畫數:; 部首:戈;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重侯嬴
源見“信陵虛左”。謂禮賢下士。唐 費冠卿《酬范中丞見》詩:“戰國方須禮乾木,康時何必重侯嬴?”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鰲戴歷史
猜你喜歡
李澄的歷史解釋
唐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撒科打諢的歷史解釋
科古代戲曲中的表情動馬宅鎮的歷史解釋
在浙江省東陽市東南部夷甫諸人的歷史解釋
晉書桓溫傳載溫自江陵寒碧亭的歷史解釋
在今浙江東陽市南五里送唐客使的歷史解釋
日本為護送唐朝使節歸謗書盈篋的歷史解釋
源見篋中書。形容誹謗瑪腦山的歷史解釋
在今四川富順縣西北一王諒的歷史解釋
生卒東晉丹陽人,字幼和利縣的歷史解釋
即利和縣。治所在今四金椎袖的歷史解釋
源見朱亥袖椎。喻隱士子皙的歷史解釋
前一稱公子黑肱。春秋周道的歷史解釋
明河南懷慶衛人,字大楚卞三泣的歷史解釋
源見和氏之璧。指懷才王憲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顯則,北海劇今稷下先生的歷史解釋
亦稱稷下學士。戰國時散子的歷史解釋
爵名。北魏中期置,位九參官的歷史解釋
指三品以上的武官。唐開平鎮的歷史解釋
即今河北唐山市東北十凝脂點漆的歷史解釋
世說新語容止王右軍見
相關歷史
![鰲戴_鰲戴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