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

歷史字典解釋

避世:指避開社會現實。避地:指離開某地方。避色:指避開某人的臉色。避言:指避開某些言論。 賢人逃避惡濁的社會而隱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一個地方去,再次一等的躲避別人難看的臉色,再次一等的迴避別人難聽的語言。 意謂古代賢人潔身自愛,遠離惡劣的環境。語出《論語.憲問》:“子曰:‘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辟:同“避”。)元.王子一《誤入桃源》一折:“賢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兄弟,還只是我們的見識高得多哩。”也單引 ① 〔賢者避世〕。魯迅《且介亭雜文.論俗人應避雅人》:“大家都知道‘賢者避世’,我以為現在的俗人卻要避雅,這也是一種‘明哲保身’。”

詞語分解

  • 避言的解釋 .謂避世人議論。 隋 王通 《中說·禮樂》:“或問 嚴光 、 樊英 名隱。子曰:‘古之避言人也。’” 阮逸 註:“避毀譽之言而已。”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閣臣典試》:“又至庚戌科,則內閣三

歷史典故推薦:造因得果

見“造因結果”。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賢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歷史

相關歷史

賢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_賢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