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並用
文武並用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指陸賈回答高祖劉邦說:文治武功要合併運用。後以此典指既重文治,又重武功,兩手並用。漢高祖劉邦初得天下,建立漢朝,不懂文治,儒生陸賈卻經常在他面前稱說《詩》、《書》。劉邦罵道:老子的天下是靠騎馬打仗用武力得到的,要讀什麼《詩》、《書》!陸賈回答說:“您在馬上作戰取得天下,難道可以在馬上治理天下嗎?且看商湯王、周武王以武力奪取天下,便順應形勢以文治鞏固政權,文治武功合併運用,才是長治久安的辦法啊!從前吳王夫差和智伯窮兵黷武以至敗亡;秦朝使用嚴刑苛法不加改變,終於毀滅自己。當時假使秦朝統一天下以後,施行仁義,效法古代聖王,陛下又怎么能夠取得天下?”此典又作“文武之道”。
【出典】:
《史記》卷97《酈生陸賈列傳》2699頁:“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商湯王)、武(周武王)逆取而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春秋末期吳國國君,曾帶兵攻越、敗齊,與晉爭霸,後被越國戰敗, * )、智伯(春秋末期晉國大夫,曾與韓、趙、魏三家瓜分范氏、中行氏土地,後又想滅趙氏,反被趙氏所滅)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指秦王朝。秦始皇祖先一支造父被封於趙城,因此姓趙。嬴姓與趙姓同祖先,故秦始皇嬴政也稱趙政)。鄉使(假使)秦已並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
【例句】:
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文武並用,垂拱而治。”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王導傳》:“誠宜經綸稽古,建明學業,以訓後生,漸之教義,使文武之道墜而復興,俎豆之儀幽而更彰。” 唐·劉禹錫《上門下裴相公》:“夫異同之論,我以獨見剖之;文武之道,我以全材統之;崇高之位,我以大功居之。”
主謂 既重視文治,又重視武功。語本《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 且(商)湯、(周)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兼用,長久之術也。”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文武並用,垂拱而治。”△褒義。多用於治國之道方面。→文治武功↔文恬武嬉
詞語分解
- 文武的解釋 .文德與武功;文治與武事。《詩·周頌·雝》:“宣哲維人,文武維後。” 鄭玄 箋:“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為之君故。”《呂氏春秋·不廣》:“文武盡勝,何敵之不服。”《史記·循吏列傳論》:“文武不
- 並用的解釋 同時使用手腳並用詳細解釋全都使用;一同使用。《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並用之。” 晉 郭璞 《江賦》:“咨五才之並用,寔永德之靈長。”《宋史·禮志十一》:“攷國朝之制,祖宗舊諱二字者,皆
歷史典故推薦:冬日之愛
同“冬愛”。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愛。”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文武並用歷史
猜你喜歡
善州的歷史解釋
元至元十二年置,後屬朱棡的歷史解釋
生卒太祖第三子。從師朝散郎的歷史解釋
官名。隋文帝開皇三年順店鎮的歷史解釋
在河南省禹州市西北部交河古墓地的歷史解釋
在今新疆吐魯番市西亞前洲鎮的歷史解釋
即今江蘇無錫市西北四借花獻佛的歷史解釋
過去現在因果經一今我百泉湖的歷史解釋
即九十九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歷史解釋
謀求事情的成功,在於宇文顥的歷史解釋
北魏代郡武川人,鮮卑三界嶺的歷史解釋
在今江西萬年縣西境。桑泉的歷史解釋
春秋晉邑。在今山西臨肘後卒急方的歷史解釋
書名。又名肘後備急方溝洫的歷史解釋
古代田間的渠道。周禮仇敬的歷史解釋
明山西曲沃人,字中立捐館的歷史解釋
戰國策趙策二蘇秦說趙福安縣的歷史解釋
南宋淳祐四年,一說五也速迭兒的歷史解釋
明初蒙古部落首領之一戊申全年畫報的歷史解釋
雜誌名。上海時事報館玩人喪德的歷史解釋
謂戲弄他人,以致失去
相關歷史
![文武並用_文武並用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