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引尋草
指阮孝緒為母求藥的故事。阮孝緒(479-536年)字士宗。南朝梁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終生隱居。自幼至孝,性情沉靜。13歲遍通《五經》,常自屏居一室,除非晚上服侍父母就寢,早晨向父母問安,從不出門,親友都稱他“居士”。其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為當時名流所欽敬。孝緒到鐘山(今江蘇南京紫金山)遊學,其母忽然得病,兄弟要去招回孝緒,他母親說:“孝緒天性冥通,定會自己到來。”未多時孝緒果然心驚而回家。當時他母親所吃的藥,須有生人參,據傳這種藥草出自鐘山,孝緒親歷千難萬險卻一直找不到。正無計可施,忽見一隻鹿在前邊走,孝緒內心有所感悟而隨其後,鹿走到一個去處忽然消失,孝緒就近一看,果然在那裡發現了人參草。他母親吃了這種藥很快就病癒了。
【出典】:
《梁書》卷51《處士·阮孝緒傳》740頁:“(孝緒)後於鐘山聽講,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母曰:‘孝緒至性冥通,必當自到。’果心驚而返,鄰里嗟異之。合藥須得生人參,舊傳鐘山所出,孝緒躬歷幽險,累日不值,忽見一鹿前行,孝緒感而隨後,至一所遂滅,就視,果獲此草。母得服之,遂愈。時皆嘆其孝感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