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門
在今台灣省台南市安平港北。為舊日海道入口。清蔣毓英 《台灣府志》 卷2: 鹿耳門 “在台灣港口。形如鹿耳,鎮鎖水口”。1661年,鄭成功率大軍由此入台,驅逐荷蘭侵略者。
在台灣省台南市安南區十字路西南部。台灣歷史名地和古港。由於河流泥沙和海潮的頂托作用,形成沙壩,環繞在大員港外,猶如鹿耳,故名。為舊時海船出入之處,內有淺水海灣,可泊舟千艘。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艦隊從此港進入台江(大灣)後,圍攻荷人城堡,迫使荷軍投降,收復台灣。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將施琅入台,也從此港登入。翌年設海防同知,置鹿耳門汛,駐軍防守。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起,為台灣與大陸廈門兩港對渡的港口。道光十一年(1831年)和同治十三年(1874年)洪水泛濫,港口淤塞。古蹟有媽祖宮。
鹿耳門字典分解
鹿耳門的解釋 地名。在今 台灣省 台南市 安平港 北。1661年, 鄭成功 率大軍驅逐 荷蘭 侵略者,即自此登入,後灣內淤淺,海道亦廢。今為平陸。亦省作“ 鹿耳 ”。 清
鹿耳的解釋 (1).鹿的耳朵。 唐 孟郊 《寄洺州李大夫》詩:“鳥巢憂迸射,鹿耳駭驚聞。”(2).見“ 鹿耳門 ”。
門國語字典 門 (門) mén 建築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的裝置:門兒。門口。開門見山。 形狀或作用像門的東西:電門。 途徑,訣竅:門徑。門道兒。 舊時指封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