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不在險
德:舊指仁政。險:指天險。 意謂國家的鞏固在於推行仁政,而不在於憑恃天險。語出《史記.吳起列傳》:“(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宋.楊萬里《海鰌賦》:“因觀蒙沖、海鰌于山趾之河汭,再拜勞苦其戰功,惜其未封以下瀨之壯侯,冊以伏波之武公。抑聞之曰:在德不在險,善始必善終。吾國其勿恃此險,而以仁政為甲兵,以人材為河山,以民心為垣墉也乎!”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七:“開寶末,議遷都於洛。晉王叩其旨,上曰:‘吾將西遷者無它,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之故事以安天下也。’晉王又言:‘在德不在險’。上不答。”明.于慎行《谷山筆麈》卷一二:“即其險也,人險有功,地險有形,天險自然而已。在德不在險,德者,天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