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瑜泣杖

伯瑜泣杖怎么寫好看

伯瑜泣杖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向《說苑.建本》:“伯俞有過,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嘗見泣,今泣,何也?’對曰:‘他日俞得罪,笞,嘗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伯俞,漢時人,姓韓。俞,一作“瑜”。後以“伯瑜泣杖”為稱人有心之典。唐 李瀚《蒙求》:“丁蘭刻母,伯瑜泣杖。”

詞語分解

  • 伯瑜的解釋 見“ 伯俞 ”。
  • 泣杖的解釋 相傳 漢 韓伯俞 因過受母笞打時,感到母親年老力衰,笞打無力,因而哭泣。事見 漢 劉向 《說苑·建本》。後以“泣杖”為盡孝之典型。 五代 李瀚 《蒙求》詩:“ 丁蘭 刻木, 伯瑜 泣杖。” 五代

歷史典故推薦:不覺屐齒之折

屐( ㄐㄧ ī ):木製的鞋,底部有二齒,以行泥地,可防滑。 沒有覺察到疾行過門限時碰斷了屐齒。 形容內心喜悅之極。語出《晉書.謝安傳》:“徐答云:‘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伯瑜泣杖歷史

相關歷史

伯瑜泣杖_伯瑜泣杖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