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恬不知恥

恬不知恥

恬:安然。安然不知道可恥。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八:“倪芳飲後,必有狂怪,恬然不恥。”《明史.曾同亨傳》:“此中多暗修,非可概斥。即使陽假名義,視呈身進取,恬不知恥者,孰愈哉?”清.朱彝尊《宋京兆府學石經碑跋》:“崇寧初,籍黨人,立石端禮門側,蔡京復自書碑,頒郡縣。彼張商英、周秩、楊畏之徒反覆附和,恬不知恥。”


偏正 恬,安然,坦然。做了壞事還處之安然,不以為恥。唐·馮贄《雲仙雜記》:“倪芳飲後,必有狂怪,恬然不恥。”楊沫《東方欲曉》1部:“‘哼! 奪人之愛,~!’”周梅森《淪陷》:“倡導新秩序有功,竟~地伸手要官,想做新設立的維新政府秘書長。”△貶義。常用於指厚顏無恥的人。→厚顏無恥 ↔溫文爾雅。也作“恬不為恥”、“恬不知愧”、“恬不知羞”。

恬不知恥字典分解

成語恬不知恥的解釋 做了壞事滿不再乎,一點兒也不感到羞恥。

知恥的解釋 謂有羞惡之心。《禮記·中庸》:“知恥近乎勇。”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治化》:“樵者目金而知恥,耕夫讓畔以成仁。” 宋 曾鞏 《敘盜》:“此謂養之既足,

看一看:恬言柔舌【歷史典故】

猶甜言蜜語。唐 杜牧《上池州李使君書》:“故有知之者,有怒之者,怒不附己者,怒不恬言柔舌道其盛美者,怒守直道而違己者。” 見“甜言蜜語”。唐·杜牧《上池州李使君書》:“故有知之者,有怒之者;怒不附己者,怒不~道其盛美者;怒守直道而違己者。”

恬不知恥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