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廢芻議
不廢芻議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原指應當重視身份較低的人的建議,後則作為提建議者的自謙之詞。西周時臣下諷諫周厲王的一首詩說,我和他雖然職務不相同,但都是同僚。我為你設謀畫策,而你卻傲然不加理睬。我所講的都是當今急務,切莫未聽就恥笑。古代賢者都主張,要向樵夫來請教。
【出典】:
《詩經·大雅·板》:“我雖異事,及爾同僚。我即爾謀,聽我囂囂。我言維服,勿以為笑。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例句】:
唐·張說《諫避暑三陽宮疏》:“臣自度芻議,十不一從。”五代·劉煦《舊唐書·李降傳》:“陛下不廢芻言,則端人賢臣,必當自效。”
詞語分解
- 不的解釋 不 ù 副詞。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單用
- 芻議的解釋 謙詞,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談議論,亦指淺陋的議論皇圖不隔於芻議。;;王勃《上絳州上官司馬書》詳細解釋淺陋的議論。多用作自謙之辭。《南齊書·劉善明傳》:“瞽言芻議,伏待斧鉞。” 唐 王勃 《上皇甫常伯
歷史典故推薦:東閣賢
源見“東閣招賢”。喻稱受賞識的賢才。唐 孟浩然《題長安主人壁》詩:“久廢南山田,謬陪東閣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不廢芻議歷史
猜你喜歡
鶴度嶺口的歷史解釋
在今河北內丘縣西北。夏蟲不可語凍的歷史解釋
莊子秋水北海若曰井蛙邊外的歷史解釋
泛指清康熙年間所築柳湘水魂的歷史解釋
代稱屈原。唐杜甫建都鄭小同的歷史解釋
三國魏北海人。鄭玄孫潘岳閒居的歷史解釋
晉書潘岳傳岳姓輕躁,順安州的歷史解釋
北宋嘉祐七年置,屬邕東順城的歷史解釋
即達克布冬順城。高官莊鎮的歷史解釋
在河北省涿州市東南部邵錫的歷史解釋
明保定府安州人,字天瀋陽故宮的歷史解釋
沈瀋在今遼寧瀋陽市舊洛溪的歷史解釋
在今福建沙縣東南。方烏壘的歷史解釋
古西域國名。在今新疆弄棟節度的歷史解釋
唐南詔後期改雲南節度李師中的歷史解釋
生卒字誠之,楚丘今山張達的歷史解釋
明陝西涼州人。目不知刀尺的歷史解釋
晉書李含傳晉直臣李含捐館的歷史解釋
戰國策趙策二蘇秦說趙齊孝公的歷史解釋
生卒前春秋時齊國國君徐夔的歷史解釋
清江蘇長洲人,字龍友
相關歷史
![不廢芻議_不廢芻議介紹_歷史典故](/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